美丽的岛国,纯朴的人民
——在菲探亲所见二、三事
2006-03-03 00:00

  2004年11月18日我和老伴乘中国南航班机去菲律宾探望在那工作的女儿红杰。飞机经过4个多小时的飞行,于当日晚10时到达马尼拉国际机场。一下飞机,阵阵暖风拂面、花香袭人,高大建筑物上霓虹灯闪烁,车流、人流交织在一起,朦胧中一种大都市的感觉油然而生。

大雅台高地度假村

  一早起来出外散步,才真正体验到热带国家的特点:气候是那么的温暖、湿润;到处郁郁葱葱,繁华似锦,蓝天白云使人心旷神怡。

 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坐落在马卡蒂市的达斯马里那村,说是村,实际上是富人区,上百栋不同风格的别墅分散在纵横交错的道路两旁,每栋式样不同的别墅被各种造型奇特的花草树木环绕,路的两旁是高大的椰子树和棕榈树,走到这里好象进入童话般的世界。而进出这些别墅的人们有着不同肤色,讲着不同的语言,看到这些进进出出、匆匆忙忙的人们使人产生一种神秘感。

SM商场

  进入12月份,马尼拉到处洋溢着节日气氛,我们第一次在国外过圣诞节、新年,这里的节日处处显示出异国情调。家家户户用彩灯编织成各种图案供奉着耶稣,圣母的神像,各种演出在商业中心、广场、马尼拉湾随处可见。据说都是各社团和民间组织的,西方音乐和民族音乐交织在一起,热情奔放。圣诞老人、还有圣经故事显示出传统文化和宗教牢牢地扎根在这里。我们有幸在节日期间随大使馆的同志们参加菲籍华人企业家陈永栽、蔡国明,陈本显的家庭宴会。共同的语言、相近的习俗、热情的款待使我们感到非常亲切,久居异国他乡的华人对中国更是充满了绿叶对根的眷恋。陈永裁博士博学多才,关心中国,他能熟悉中国的省份、省会名称、人口地理,而对唐诗宋词更是背诵如流,而他的母亲至今保留中国国籍。近年来,他在中国各项赠款共一亿多人民币。

圣诞节在教堂

  由于使馆地处“富人区”,当然听到和看到是富人的生活和文化,而自己更想看看异国平民百姓他们是怎样工作和生活的。在征得女儿的同意下,(出于安全考虑,女儿要求我下午5点前一定回使馆),我首先在离使馆比较近的“SM”商业区周边及罗哈斯大街附近有目的的闲逛。我接触了警察、商店售货员、出租车司机、菜市场卖菜的农民……,他们给我的印象是淳朴、热情、乐观。在菲律宾逛商场或大型公共场所,进门首先接触的是穿着漂亮、全副武装、手持安全检察器材的警察,看到他们面带笑容,和蔼可亲的样子,原来那种恐惧感逐渐消失了。而接触较多的商店售货员更是热情洋溢。回国前夕,给亲戚朋友买了些纪念品,菲律宾的T恤衫价低质好,花色品种多。我们看了一件又一件,选了又换,换了又变,我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,可她们面带微笑看我们挑选,直到满意为止。这些大小商场虽然来往人很多,但都整洁、漂亮,更看不到有随地吐痰和乱扔东西的现象。给我触动最大的是在我们去的大小商场,餐馆等商业场所,没有“讨价还价”的现象。我和老伴每周随女儿去农贸市场买副食品和蔬菜,经常去的一家菜店老板同样是一口价,买完菜还送我们手工做的钱夹等纪念品,表示对我们多次光顾的感谢。这对于我们害怕砍价的人来讲真是感触多多。马尼拉各种车辆较多,有些地方道路狭窄,而警察又少,各种车辆交织在一起,给人一种乱的感觉。初次外出,真有些害怕。由于对道路交通的不熟,几次碰到险情,都意外地被“车让人”这种“礼让”行为所感动。不管你走到哪里,即使横穿马路,如果人与车发生矛盾时,总是司机打着手势让人先行。一次外出迷失方向,不知道该如何回到使馆,又怕不按时回去,女儿担心。只好拿着女儿的名片找出租车,司机非常热情地将我们送到使馆,而司机要的车费也属正常。

  我走了不少大街小巷,看到的平民百姓,他们的穿戴都很平常,一般都是一双拖鞋,一件T恤,一条短裤(或者一条仔裤)过着休闲自在的生活。我去过不少城市和集镇,没有看见乞丐和打架斗殴的现象。我也去了在马尼拉湾附近的“贫民窟”。这里条件很差,在整齐的柏油马路旁,密密麻麻排列着用旧铁皮和木料搭成的简易房,这与大都市的文明总是有些不协调。这些人家庭生活非常简单,除用木板或竹子搭成的床以外,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和器皿。吃的也非常简单,但是大人的微笑、孩子的嬉戏使我感到生活不在于财富的多少,而在于对生活的态度,“知足者常乐”。后来,我问一个菲籍华人,这些“贫民窟”不妨碍市容吗?政府不管吗?他的回答使我吃惊。他告诉我:“这就是人权,他们本来生活在农村,有的还是政府免费给他们盖的房子,他们不住,而宁愿到城市里来打工,过着贫困悠闲的生活。由于西方式的民主,历届政府都感到是个棘手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。”

黎剎广场

  两个月的探亲很快就过去了,菲律宾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祝愿菲律宾人民生活幸福!

  李红杰父亲:李 树 泽

推荐给朋友:   
全文打印       打印文字稿